通过使用广谱抗生素清除AD小鼠的肠道菌群,研究人员观察到,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会导致AD小鼠大脑Aβ沉积减少。而将野生小鼠粪便菌群移植到AD小鼠体内,也可减少AD小鼠大脑Aβ沉积。这提示,肠道菌群的变化与Aβ沉积之间存在密切关系。
进一步,利用粪便纳米孔元基因组测序分析,研究人员观察了AD小鼠和野生小鼠肠道菌群的差异。结果发现,与野生小鼠相比,AD小鼠的肠道菌群出现了明显的改变,主要表现为梭菌属(如巴氏梭菌、拜氏梭菌、无害梭菌)丰度的增加和拟杆菌属(如卵形拟杆菌、多氏拟杆菌、普通拟杆菌)的丰度减少。
AD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特征
以上结果表明,以梭菌属丰度增加和拟杆菌属丰度减少为特征的肠道菌群失调与Aβ沉积密切相关。
接下来,研究人员分别给经抗生素处理的AD小鼠接种了卵形拟杆菌和/或拜氏梭菌,结果发现接种拜氏梭菌会影响卵形拟杆菌的定植,这也意味着这两种菌属之间存在竞争关系。
而通过单独补充不同种类的梭菌和拟杆菌,研究人员发现,大部分梭菌都会促进AD小鼠大脑中的Aβ沉积,而大部分拟杆菌则可以显著减少AD小鼠大脑中的Aβ沉积,其中卵形拟杆菌在减少Aβ斑块方面的效果最为显著。
卵形拟杆菌减少Aβ斑块沉积
鉴于肠道菌群相关代谢产物也可能会通过肠-脑轴来影响大脑功能,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,补充卵形拟杆菌或其相关代谢产物LPC(在多个代谢产物中,只有LPC与拟杆菌属丰度呈正相关,与梭菌属丰度呈负相关),不仅可以减少Aβ斑块沉积,挽救突触功能,还能减少胶质增生和减轻髓鞘变性,改善认知障碍。
LPC改善AD病理
随后,研究人员还探究了LPC影响AD病理的相关机制。结果发现,LPC主要通过激活孤儿受体GPR119,下调了铁死亡关键基因ACSL4的表达,从而有效抑制了铁死亡,并改善了AD病理。
LPC抑制铁死亡
最后,通过对AD患者粪便和血清样本的分析,研究人员发现,与AD小鼠一样,AD患者粪便中也存在拟杆菌属丰度和血清LPC水平降低的现象,这也提示,该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临床转化价值。
综上,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肠道菌群与AD病理之间的联系,还发现了一种由肠道菌群激发的调节AD病理的新路径(即LPC-GPR119-铁死亡信号路径)。这一发现也为开发新的AD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。
参考链接:
[1]Microbiota-derived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alleviates Alzheimer's disease pathology via suppressing ferroptosis.CellMetabolism (2024). DOI:10.1016/j.cmet.2024.10.006
本文作者|张金旭
上一篇:暗物质探测器检测到中微子雾
下一篇:科学家发现一颗恒星直接变成了黑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