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城四月百花开,云山珠水万客来。4月23日,第135届广交会第二期拉开序幕。
创办六十七载,广交会一步步成长为“中国第一展”,被誉为中国外贸的“晴雨表”和“风向标”。这个从未间断的国际性展会,是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的缩影,也见证并推动着“中国制造”的加速转型升级。
据了解,第135届广交会参展企业中,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5500家,比上一届增长20%,参展企业结构更优、质量更高。
——彰显“精气神”,产品升级,赴一场创新之约。
制造业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。了解制造行业发展趋势,掌握产品升级研发方向,广交会无疑是最好平台。
“几年前,我们在广交会上发现,高硼硅玻璃正逐渐成为日用品流行材料之一。”有着十多届参展经验的“老广交”——山东乐和家日用品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主管赵倩告诉记者,在感知这一风向后,企业提前布局,“如今,我们已经成长为亚洲最大的高硼硅玻璃器皿制造商之一。”
在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,中国企业创造了新价值。在江苏,太湖流域的废弃秸秆利用这道难题有了解题“新思路”——江苏常州洛基木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大胆尝试,他们用秸秆替代原料,研发生产复合地板,产品远销海外。
“广交会给了我们高效展示创新产品的机会。”该公司总经理陆斌表示,经过多年努力,该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不仅破解了农民焚烧秸秆的难题,更为增加农民收入、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。“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通过技术造福一方百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!”陆斌如是说道。
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的赛道上,中国企业跑出了新速度。“近几年,我们接连拿到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、济宁市制造业单项冠军等证书。”聊起众多荣誉,赵倩如数家珍,“这些荣誉的背后,新质生产力是动力源,广交会则是助推器。”
升级向好,产品向新,广交会严把质量、知识产权两道关口,持续推动企业提质升级。据了解,每届广交会展品更新率都在10%以上,有些企业带来的均为新品,更新率高达100%。本届广交会亦是如此,新品数目再度增长,已经突破100万件。
“我们的展品中,新品占比1/3,全部进行了品质升级。”赵倩表示,在鼓励创新的同时,广交会也提供绝佳机会,让中国企业向世界亮出新形象。
——共绘“同心圆”,效果升级,赴一场合作之约。
广交会上,外贸主体踊跃参展,面向全球主动作为,巩固拓展出口优势。调查显示,在广交会上,94%的参展企业开拓了新的国际市场,93%的参展企业与国际同行加强了交流,掌握了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动向。
在开展前,洛基木业加印了近万张英文名片,这是一个明显的“冲锋”信号。“我们非常重视和期待参加广交会,其贸促效果远超境外一些专业展。”陆斌表示,与广交会结缘17年,公司70%的海外客户都是在广交会上结识的。
“2007年,我们还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;如今,我们的科技创新产品已经远销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,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。”陆斌欣慰地说道。
对于参展成效,赵倩亦是连连点赞,“上届广交会,我们在现场签下3个订单,扩展了新的国际市场,这是参加其他展会从未出现过的。本次参展,希望公司能够迎来更多惊喜!”
一次次亲切握手,一场场对接洽谈,一张张海外订单,中国外贸的韧性、“中国制造”的创新、各方合作共赢的向心力,在广交会上一览无余。